花都四街六镇的名字,到底怎么来的?哪个街镇最美?
大家都知道,花都区有四街六镇:新华街,新雅街,秀全街,花城街,花山镇,花东镇,赤坭镇,狮岭镇,炭步镇,梯面镇。这些街镇也许你都很熟,但这些天天念在嘴里、五花八门的名字什么来头、什么典故呢?你就未必知道了吧!来来来,讲故事啦!
1、新华街
新华街,历来是花都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4年前是花都区唯一一个街道。1912年,新华人建起了“新民埠”,成为新华街城市化的缘起。1937年,初现繁华的新民埠被日军炸毁。但是,新华街城市化之路未被日寇和战火摧毁,1944年,三华村人在原新民埠东北建市场,取名“新华市”。1955年,“新华市”为花县县机关所在地,1957年建新华镇,2005年5月28日,正式撤销新华镇,设置新华街道办事处。2014年,花都区经过省民政厅批复后,将原新华街拆分为新华、新雅、秀全、花城四个街道。(懂了!这是街道里的老大哥啊!)
▲(资政大夫祠)▲
▲(锦绣花都湖-姚日文摄影)▲
2、新雅街
新雅街的前身为雅瑶镇。雅瑶这名字怎么来的呢?以前雅瑶镇属于白云区管辖,在广州市白云区西北端。后有苏、谭两姓迁此,以烧瓦为业,村名瓦窑,后取方言谐音雅称雅瑶,原属番禺县(不是现在的番禺区哦!),1959年设雅瑶农场。1963年并入广州市郊区。1986年撤区建镇时,设立管理区,后设置雅瑶镇。
雅瑶镇位于花都区的南部,与花都城区一河之隔,西南部与白云区神山镇相连。雅瑶是1988年11月从神山镇划分出来的新建镇,于2002年9月划归花都区管辖。新雅街道于2014年1月设立,管辖原雅瑶镇全部行政区域,另外,从新华街道划出的云峰社区及东镜村、东莞村、石塘村、清(土布)村、广塘村、团结村合并为新雅街道,新雅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总面积约32.9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1万人。花都区委区政府将新雅街道作为承载着空港经济区与滨水商务城发展重任的重地。
▲(花都湖-姚日文摄影)▲
▲(国光电器)▲
3、 秀全街
秀全街于2014年1月8日挂牌成立,地处清朝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的故居而得名秀全街,位于新华街西部与炭步镇接壤,是原新华街的一部分,并于2014年1月8日花都区区域调整而成立。
产业基础雄厚,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有花都四大特色的两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和珠宝产业。辖区内的花都汽车产业基地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现正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秀全街充分依托汽车产业优势,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在花都区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花都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智能装备产业崭露头角。借助汽车产业基地平台,依托明珞等一批该领域相关企业,积极制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高端制造业集群发展。珠宝产业华丽转型。辖区内的珠宝城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泰国、韩国、土耳其、波兰、香港、台湾、广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的落户,如石头记、阿塔赛、佛兰饰品、欧陆之星等。花都先后被授予了“中华珠宝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等多个荣誉称号。
▲(花都珠宝小镇-和匀生摄影)▲
▲(东风日产汽车城-关振伦摄影)▲
4、花城街
花城街位于花都区中轴线核心区域,于2014年1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为花都区委区政府及众多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所在地,北至洪秀全水库连接狮岭镇,南至迎宾大道毗邻新华街、西至大华村交界秀全街、东至罗仙村与花山镇相邻,东望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南向面向国际二类港口花都港,武广高铁、京广铁路、广清城际轻轨(在建)、广州地铁9号线(在建)穿境而过。辖区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现辖18个村居.
街道承借“航空枢纽+”战略优势,以花都文旅城为重点,夯实实体经济基础,释放发展空间,融合互联网+新业态,加快构建以文化旅游、商贸服务为主的高层次生活服务业和面向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的绿色金融、文化创意、创业孵化、科技服务等的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高端现代服务业体系。
▲(万达文化旅游城)▲
▲(未来中轴线效果图)▲
5、花山镇
“花山”一词最早起源于清朝顺治年间。据史书记载,顺治四年(1647年),练复宁、吴万雄等自循州率众入踞盘古峒(今梯面一带)聚义,号称“花山寨”。清政府于花山地方设县,因地属花山,遂取名“花县”,县治设平岭村,即现今的花城墟。
“花山”的起源另有一民间说法,据花都《花县志》记载:“花山镇两龙东北8.5公里处,有座菊花山,因含特殊石英岩,石击破的断面呈立体菊花状,称菊花石,山因而得名。”
花山自清代花县城设立后,一直是县治的所在地,历经20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年10月,花县人民政府成立于花城;1950年4月,根据花县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决议,花县人民政府又从花城迁往洛场。直到1955年9月,花县人民委员会从洛场迁往新华,县府属机构亦随之迁往。由于花县县治两次设在花山地区,作为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的花山镇,已绽放出新时代风采!
▲(花山小镇)▲
▲(花山小镇碉楼)▲
6、花东镇
建国初期,此地属花县东区,1950年划为第二区,同年北兴乡从番禺县划入本区。1955年9月,第二区改为推广区。1956年撤区后,分7个乡,1958年成立花东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区,1987年1月撤区改镇, 称花东镇。
镇辖区面积208.44平方公里,是花都区行政区域面积最大的镇。截至2016年末,全镇户籍人口12.07万人,外来暂住人口3.8万人,下辖45个村民委员会和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旅居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15000多人,镇内设有华侨农场,安置从印尼、越南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侨眷约5200人。先后被评为省中心镇、市示范中心镇、省文明镇、省卫生镇和省技术创新专业镇。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关振伦摄影)▲
▲(美丽乡村—港头村古村落)▲
7、赤坭镇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花县建县后,赤坭由南海县划入。民国26年(1937)赤坭属第二区,区公所设在赤坭圩文武庙。1950年改属第五区,辖白坭、莲塘、赤坭、田心、国泰、水上乡。1952年7月从五区分出,单设第六区。1955年9月改称赤坭区,1956年2月取消区建制,置6个乡。1958年10月建立巴江人民公社,1959年4月改称“赤坭人民公社”,辖6个管理区,1983年公社改为赤坭区。同年12月赤坭圩改称“赤坭镇”,1984年2月由乡级镇升为区级镇(镇政府驻赤坭圩),仍归赤坭区管理。7月区、镇分设。1986年11月赤坭区划归赤坭镇管辖,区、镇合并,统称赤坭镇。镇政府驻赤坭圩。该圩明末清初时建立于石仔岗,原名巴由,因地势崎岖,地方狭小,不宜扩展,于清朝道光年间迁移至现址。此地土质红色,故得名“赤坭圩”。
▲(赤坭镇 巴江烟雨)▲
▲(美丽的广东培正学院)▲
8、狮岭镇
狮岭镇位于花县北部,距县城11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自北向南倾斜,大部分地方被山环抱。建国初此地属中区,1950年划为第四区,1955年改称狮岭区,1956年撤区后,分5个乡,1958年10月成立狮岭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公社为区,1987年1月撤区建镇,称狮岭镇。
狮岭镇是中国皮具之都、中国盘古王文化之乡、广东省和广州市首批中心镇,地处花都区西北部,毗邻清远市,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花都港均15公里,境内有广清、肇花2条高速公路,京广、武广、广清城际3条铁路,山前旅游大道、芙蓉大道、平步大道等区内主干道贯穿全镇,是广州市的“北大门”和南北陆路运输的重要枢纽。镇域总面积136.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人(户籍人口5.8万人),辖17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和11个社区服务站。境内有省级芙蓉旅游度假村、盘古王公园、华严寺等著名景观,环境优美,被誉为广州的“后花园”。
▲(翡翠明珠芙蓉嶂)▲
▲(盛事-姚日文摄于狮岭皮革皮具城)▲
9、炭步镇
炭步镇地处花县西南部,东临新华镇,东南隔巴江河与广州市白云区神山镇相望,西北界赤坭镇,西连三水市,南邻南海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位处珠江三角洲北源,属丘陵地区。巴江由西北向东南流经炭步镇。
据史传记,南宋末期,元兵逼近,长江中下游流域部分百姓南迁至此留居。因大多数平民以烧炭为生,在巴江边上设有一个堆炭外运销售点,古称埗头,犹如今日之码头,故名炭步。
明清暑期,设水西巡检司于炭步,商业繁荣,渐成墟市,又称炭步墟。炭步墟原属南海县,康熙二十五年建制花县时划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第五区。1958年成立炭步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撤社设区。1987年1月撤区称镇。2002年5月,广东省建设厅确定炭步镇为省中心镇,2003年,被广州市确定为全市第二批中心镇。
说起炭步,就不得不提塱头村啦!这里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它以古建筑品种多、保存建筑规模大以及文化内涵丰富而著称,是迄今为止,广东保存规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2008年塱头古村成为广东省首批认定的27个古村落之一, 2010年被评为广州十大特色街道(村落)。如今,塱头村可是上榜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塱头古村全景-刘康摄影)▲
▲(美丽乡村-和匀生摄影)▲
10、梯面镇
梯面因清代时在山脚筑有360多级石梯路到山上(如今镇区位置),俗称"百步梯",又地处"百步梯"上面,故名为"梯面"。梯面地区原属花山人民公社管辖,称梯面管理区。1962年2月梯面地区从花山人民公社划出,成立花县国营林场。1984年3月成立梯面区公所,花县百步梯林场改称为梯面林场,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1987年1月1日成立梯面镇人民政府,林场原有在职职工归梯面镇政府接管。
今日的梯面,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胜地喽!红山村更是斩获“中国最美乡村”殊荣,还有还有,说起风光旖旎、林木丰茂的王子山,那可是杠杠的广州北肺!
▲(梯面红山村-关振伦摄影)▲
▲(绿染王子山-关振伦摄影)▲
来源:广州花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