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热点专题>街镇名片

我是新华街,弹指一挥间,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布日期: 2017-12-13    【 字体:   】

  花都10个街镇

  除了属于花都的总体风味

  每个街镇总有一些自己与众不同的味道

  之前我们出了一条

  “【重磅】花都四街六镇的名字,到底怎么来的?哪个街镇最美?”

  我们将连续推出花都各街镇系列介绍

  带你深入了解各街镇不同的特色风情

  有传承的历史风情

  也有与时俱进的现代文明

  当老情怀与新文化相融合

  焕发的是新的生机

  演绎出一番时代的新味道

  第一站是——新华

  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出发!

 

  基本资料

  姓名:新华街

  英文名:Xinhua Subdistrict Office

  面积:29.81平方公里

  特长:区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商贸繁荣,人口集中。

 

  证件照

  新华街 和匀生/摄

  先来一波怀旧风

  答应小编花花看完别泪崩

  ▲1983年作新华镇总体规划的工程师们▲

  ▲1983年商业大道以北还是一片农田▲

  ▲1984年的新华老街▲

  ▲1984年新华镇景色▲

  ▲1987年的商业大道▲

  ▲1987年梅园小区▲

  ▲1987年11月第六届全运会篮球比赛在花县体育馆举行,著名运动员穆铁柱、马占福、郑海霞、丛雪娣等先后在体育馆亮相。▲

  ▲新华棉纺厂,花县最大的一家纺织企业▲

  ▲花都火车站客运大楼于1996年1月30日落成并投入使用▲

  ▲1991年8月4日,全国少年儿童体操赛在我县体育馆举行▲

  ▲1994年5月31日,我区首届教育基金万人行在新华镇隆重举行▲

  ▲新华市场▲

  ▲胡忠大厦落成剪彩▲

  ▲1999年1月23日,百对新人集体婚礼▲

  ▲2003年9月30日,花果山公园建成免费开放▲

  ▲2006年9月28日晚,花都区第五届运动会暨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在花都体育中心开幕▲

  ▲2007年2月15日马鞍山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

  弹指一挥间

  花都的山在变

  水在变

  工业在变

  农业在变

  乡村在变

  城镇在变

  人民生活在变

  社会各行各业在变

  花都巨变!

  已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4&2003年新华镇▲

  ▲1994&2008年永大新城▲

  ▲1979年新雅火车站铁路闸口&2007年新雅火车站云山路铁路桥▲

  ▲1979&2008年新华镇华安街▲

  ▲1989&2001&2003年新华老街▲

  ▲1995年凤华庄、2008年凤华庄▲

  ▲洪秀全纪念馆▲

  ▲新世纪酒店▲

  ▲体育馆、体育中心▲

  人杰地灵

  新华街,历来是花都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4年前是花都区唯一一个街道。1912年,新华人建起了“新民埠”,成为新华街城市化的缘起。1937年,初现繁华的新民埠被日军炸毁。但是,新华街城市化之路未被日寇和战火摧毁,1944年,三华村人在原新民埠东北建市场,取名“新华市”。1955年,“新华市”为花县县机关所在地,1957年建新华镇,2005年5月28日,正式撤销新华镇,设置新华街道办事处。2014年,花都区经过省民政厅批复后,将原新华街拆分为新华、新雅、秀全、花城四个街道。(懂了!这是街道里的老大哥啊!)

  新华街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清朝年间,这块沃土就孕育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洪仁玕、冯云山等英雄人物,他们创立“拜上帝会”,开展反封建专制,推翻清皇朝的革命斗争,谱写了近代农民革命史光辉的一页。

  辛亥革命时期,十八位新华籍的志士仁人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被载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名册。

  抗战后期,清潭村的“南阳基础小学”又成了我党进行革命活动的联络点,培育了大批革命青年;孕育了名震海内外的文化艺人白玉堂(毕村人)、黄君武(岐山村人)、徐小明(三华村人)等。

  还有被列为广东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岭南古建筑群——“资政大夫祠”,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洪秀全故居”和“洪秀全纪念馆”。

  花都湖

  ▲(花都湖-姚日文摄影)▲

  广州市“六湖”亮点工程之一,占地3000亩,湖面面积1750亩,集自然保育、旅游、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滨河公园;集防洪与城市景观为一体的亲水型生态长廊。内设有岭南园、国花雕塑园、桃花湾、湿地园、蕉林湿地等特色主题花卉园区,让整个花都湖一年四季都是花的海洋,骑车环湖绿道,一路湖光山色让人心旷神怡,体验山水乐趣尽在其中。

  资政大夫祠

  ▲(资政大夫祠)▲

  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始建于清朝同治二年,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广州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祠堂群,包括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等十二座建筑。祠堂内有雕工精美的圣旨牌坊两座,祠堂间有青云巷相隔,还有后楼、衬祠相配,建筑布局科学严谨。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岭南特色,线条优美的镬耳山墙气势恢宏,砖雕、石雕、木雕、灰塑细致玲珑,百年壁画活灵活现,是一座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的典型清代古建筑群。

  洪秀全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1841年1月1日,洪秀全在花县福源水村出生后不久,全家迁到这里定居。洪秀全曾在故居居住生活了三十余年,内有书房阁、丫山倒影、天王龙眼、洪氏古井、民房墙基遗址、洪秀全故居、洪氏宗祠、民居展览、民俗展览馆、太平天国文书精选展览等景点。现还保留有洪秀全手植的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一棵龙眼树。三块牌匾“广东省花县洪秀全纪念馆”、“洪秀全故居”、“书房阁”均为郭沫若先生题写。故居原建筑曾被清政府焚毁,1959根据文物考古资料复原,1998年修缮。

                                                                                                                                                     来源:广州花都发布


相关附件:
分享到
  • 广州花都发布

    今日花都

    花都电台

    花都广播电视台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