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七年花都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7-03-27 09:52     【 字体: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3月10日在广州市花都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花都区人民政府区长 叶志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花都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经济实力继续增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8.62亿元,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10.65亿元,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4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7.18%。固定资产投资318.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74亿元,分别增长15.2%、12.1%。外贸进出口总额586.79亿元,增长12.0%。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汽车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38.33亿元,增长11.3%。东风日产产销两旺,年产汽车113.95万辆、销售114.41万辆,分别增长11.7%、11.5%。东风日产第800万辆整车顺利下线,三大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东风启辰汽车公司和启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注册落户我区。大功率机车修造基地产值增长50.5%。临空产业集聚发展。新科宇航G2机库建成运营,广州国际空港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1]试点正式获批,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申报进展顺利,广州花都文旅城加快建设。万达体育总部等45个优质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超过3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1.1%。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新增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企业511家,增长50.14%。

 

  (二)创新能力继续提升。预计全区R&D投入占GDP比重2.9%,高于广州市2.5%的平均水平。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3家、市科技小巨人企业[3]130家、市企业研发机构94家,分别增长125.6%、89.7%、224.1%。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新增科技孵化器9家、创客空间7家,入驻企业495家。花都先进制造业园区纳入广州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1家企业获认定为省机器人骨干企业、4家企业获认定为省供应链管理试点示范企业、4家企业技术中心获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质量强区扎实推进。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8个、广州市市长质量奖1个。专利申请量9200件,专利授权量4751件,分别增长40.9%、19.1%。

 

  (三)城乡建设继续推进。交通建设全面提速。平步大桥、红棉立交、广清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建成通车,地铁九号线、广清城际、G106、S118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公共配套建设加强。北江引水工程顺利推进,6个自来水厂达标改造和120个农村供水改造项目完工。220千伏镜湖、110千伏曙光、合和输变电工程及110千伏机场北外线工程顺利投产送电。光纤入户约24万户,入户率约80%。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加快建设。花都湖公园获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成迎宾大道、清塘路等24个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圆满完成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任务。重点区域征拆工作顺利推进。7.6平方公里主城区CBD征拆签约率95%,广州花都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首期约5800亩、广州空港经济区起步区首期1500亩储备用地完成前期征拆工作,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1.26平方公里启动区征拆加快推进。

 

  (四)生态环境继续优化。落实“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关停印染企业31家、畜禽养殖场836家,整治“小散乱”工业企业554家,13条黑臭河涌水质阶段性改善。新华污水厂(三期)、狮岭污水厂(二期)完工,新增污水管网89公里、污水处理规模17万吨/天,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3.1%,完成121条行政村(社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全面完成183条村安全隐患整治项目,新建农村路灯1.33万盏。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办理和落实整改,责令停业、关停、取缔、拆除企业361家。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查处关停锅炉73台,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86.6%,比2015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

 

  (五)民生福祉继续改善。区财政投入民生社会事业84.89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82.58%。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兑现,一批市民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9.1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650元提高到840元,解决11万名花都籍60周岁以上老人意外伤害综合险参保问题,完成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残疾人关爱工程稳步推进。秀全中学新校区建成使用,新开办7所小区配套学校,引进一批名校长、名教师。三级医疗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体育惠民工作持续推进,区美术馆建成开放,新增省特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个,完成梯面镇31公里健身步道,12个美丽乡村、9个幸福小区室内外健身设施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56条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创新办法并加大力度解决农村“三项治理”问题。全面落实新一轮扶贫工作,顺利通过广州市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平安花都扎实推进。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诉求,信访形势呈现“三降一升”。全区案件类警情下降2.7%,刑事立案下降18.1%,共侦破毒品案件370宗。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没有发生较大安全事故。

 

  (六)政府建设继续加强。坚决执行区委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贯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建议、提案338件,办复率100%。完善区政府议事规则,推动政府议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政府工作部门4个、行政审批许可备案事项78项,彻底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工商登记由法定1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免征15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落实好省委第二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成公务用车改革、规范机关办公用房等工作。建立“为官不为”问责机制,整改问题183个,实施责任追究193人次。在行政执法、行政审批、“三重一大”等领域开展在线监察,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共立案查处106件106人。持续推进“双拥”、武装、审计、统计、工青妇、人口计生、民族宗教、食品药品监管、应急管理、司法行政、侨务、外事、对台、口岸、气象、地震、档案等工作。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通力协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花都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先进制造业新增长点不多,缺乏重大骨干项目、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高端人才,企业创新活力尚未完全激发。二是城市综合治理和土地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任务繁重,河涌水环境、城中村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建设用地紧张和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并存。三是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政策创新力度有待加强,服务意识、服务水平、行政效能与发展需要存在一定差距。四是民生社会事业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五是政府工作仍需改进。战略谋划能力和执行力有待提高,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领域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快解决。

 

  二、2017年工作部署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区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我区发展良好机遇与重大挑战并存,总体上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今年将要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区第十四次党代会、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体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坚持交通优先战略,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力打造创新创业创造宜居宜业的枢纽型幸福美丽花都。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工业总产值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完成市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和治水任务。今年区政府主要做好五大方面工作:

 

  (一)全力抓好经济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是政府的首要任务。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突出抓好土地、园区、招商、政策、平台等关键要素,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加强土地管理增强经济发展支撑。土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加强管理充分用好。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突出连片收储,重点推进花都湖、主城区CBD、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空港创新产业带等重大功能板块,以及北站、地铁、广花公路等交通站点枢纽周边地块收储,加大对老旧工业园区、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的清理和盘活力度,今年新增经营性用地和产业用地储备8000亩以上。精准供地提高效益。要认真谋划和检讨城市发展、产业用地的布局,严格项目用地准入,新增用地项目原则上集中进园区集聚发展,控制与主导产业无关联的项目入园,鼓励支持园区建设订单式标准厂房和企业孵化园,引导企业轻资产运营入园发展。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根据项目特点合理确定供地方式,优先保障高效益、创新型等项目用地,停止向“小散乱”项目供地,继续推进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竞配建、留用地置换物业等供地方式,提升产出效益。完善土地管控机制。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未达到招商约定的,启动用地效果监督机制,对圈而不用、囤积炒地、长期闲置等行为,依法责令整改,依法取消合同并收回土地。采取最严厉的手段查控“两违”,坚决扭转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被动局面,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创新征拆补偿安置政策。积极推进村留用地的集中安置、统一规划和统筹招商,大力推进留用地物业补偿或货币补偿,引导留用地规范、高效开发利用,逐步解决一批征地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加快产业园区集聚打造经济发展增长极。按照“一轴四带多组团”的空间布局,坚持用园区理念引领产业发展,优化布局、错位发展,引导重大项目向产业园区集中,优质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加快培育形成若干主业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园区,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东部探索建设空铁融合发展示范区,有序推进广州空港经济区11.26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征地拆迁,大力支持GAMECO、新科宇航等航空制造业集聚壮大,大力发展航材加工、航空物流、航空金融等临空产业。西部加大对东风日产和东风启辰的支持,加大产业链招商,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电机、电池、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扶持一批优质零配件企业增资扩产,提升产业效益链和价值链。继续推进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征拆、规划和产业导入,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中部重点打造CBD总部经济区,高标准开发建设广州北站商务区,大力引进总部经济、商务商贸等市场主体,加快建设广州国际空港中心、花都航空小镇和迎宾大道总部经济区,推动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南部加快花都空港国际创新园建设,引进和培育高新科技龙头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北部树立“全域旅游[4]”理念,紧紧抓住广东省加快广清一体化发展和广州市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机遇,加强与清远市的旅游资源共享与开发,探索共建广清旅游集聚区。以广州花都文旅城、万达体育总部为带动,整合各类旅游资源,结合特色小镇的建设,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引导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文化、体育、教育等深度融合,打造全新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借鉴全国各地的经验做法,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有效整合财政、科技、商务、金融等分散扶持政策资源,出台专项鼓励扶持政策,吸引世界500强、大型国企、民企、上市公司等实力雄厚的内外资企业到花都投资发展,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制造中心等独立法人机构。突出园区招商,以广州市新一轮土规调整为契机,完善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明确产业园区招商方向,大力吸引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信息技术、航空维修和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项目,大力引进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绿色金融、能源环保、体育休闲、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类项目。积极引进国家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和研究机构,鼓励各类协会商会、产学研创新中心、新型研究机构专业招商和以商引商,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在招商引资方面务必取得新突破。同时,健全招商统筹机制,对全区引进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和严格把关,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

 

  四是突出政策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动力。突出科技、资金、人才等政策创新,扶持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动国企改革。组建城市发展和资产经营两大平台,配合政府开展土地物业整理和储备土地资源,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打造区属大型国有资产经营平台。完善科技金融扶持政策。改革科技经费使用模式,充分用好市、区扶持资金,设立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大力引进天使投资、VC、PE[5]等各类机构,打造绿色产业风投创投集聚区,整合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探索设立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推动地方企业、科研机构“军转民、民参军”,开创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以特殊政策和特别力度支持企业上市发展,今年新增上市企业15家(包括新三板企业)。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强化科研经费投入,提高R&D占GDP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超过40%,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达到180万平方米,建成1-2个国家级新型研发平台,今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创新人才政策。系统梳理科技、金融、人才政策,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出台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通过注册落户奖励、地方经济贡献奖励、人才奖励、办公用房补助等方式,精准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高技能人才,面向著名高校招聘事业单位专业人才,实现全区高技能人才年递增15%以上,激发区域人才活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和保护力度,严厉查处商标侵权行为,保护企业创新积极性,全力打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五是加快国家级平台建设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和即将获批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都是难得的国家级发展平台,要充分用好促进发展。全力推动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尽快获批,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在平台布局、机构审批、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花都特殊政策,尽快形成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优势,加强金融招商引资,加快建设绿色金融街,吸引绿色企业和交易平台进驻,实现注册资金规模100亿元、税收10亿元的目标,打造全国绿色金融创新高地,探索一条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推动绿色产业在花都集聚和发展壮大。全力争取国家海关总署支持区域通关一体化[6]模式,推进进出口商品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实现海关、检验检疫、税务、政务等服务功能一体化,提升市场整体贸易便利化水平。依托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7]平台,建设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积极引入供应链金融服务推进市场采购贸易。加快建设大型综合市场,推动8-10期环球商品贸易港2018年建成运营,促进皮革皮具产业转型升级。谋划建设“大花都港”,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和跨境电商有机结合、联动发展,今年实现市场采购贸易100亿美元。

 

  六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持续激发企业活力。加大力度去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国有“僵尸企业”基本清理完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科学有序去库存。坚持源头把控,适度控制经营性土地供应,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预售及验收的管控,规范和调控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今年化解8.9万平方米商品房库存规模。积极稳妥去杠杆。全力推进债务化解工作,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格金融机构监管,严厉打击和处置金融违法行为。多措并举降成本。落实国家、省、市要求,清理、精简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定价的经营性收费,积极降低企业融资、用工、水电气、制度性交易等成本,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二)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落实区委建设宜居宜业枢纽型幸福美丽花都的决策部署,更加注重城市功能品质,在城市环境打造、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抓落实。

 

  一是加快交通枢纽体系建设。高水平建设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完成1.26平方公里启动区征地拆迁工作。全力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积极配合省、市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今年3月底前完成北三环二期高速公路、广州铁路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的征拆工作,6月底前完成机场第二高速公路、佛清广高速公路、新白广城际项目征拆工作,确保地铁九号线今年开通,确保广清城际一期建成通车。启动花莞西延线前期工作。强化对外快速通道建设。重点实施“四横三纵[8]”快速路网建设,实现与过境高快速路的高效连接。完成三东大道与机场高速北延线东湖北向匝道出入口、迎宾大道与G106(含雅瑶路快速通道部分)立交桥主体工程,实现花都大道扩建改造工程、红棉大道南段、广州北站至白云国际机场快速通道(东段)进度过半,启动广州北站至白云国际机场快速通道(西段)、炭步大桥建设。完成迎宾大道与机场高速立交、广花公路快捷化改造工程的区属工作。加快完善内部交通网络。确保今年上半年完成迎宾大道、G106、S118等主干路提升改造工程,年底打通曙光北路、天贵北路、凤凰北路等城区道路,完成云山大桥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工业大道天马河桥建设,推动城市道路微循环系统加快提升。全年完成道路里程26.8公里,筹建道路里程50.11公里。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精心打造城市重点功能区。大力推进主城区CBD、花都湖南部片区、广州北站商务区规划建设,构建“城市黄金三角”。启动市民服务中心、新图书馆、区青少宫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公共基础保障能力。按照产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科学规划建设水、电、气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北江引水工程。实施民生电网建设工程,重点加快车城站、雅宝站、三东站、学府站等变电站建设。推进管道燃气安装普及工作,新增管道燃气用户约1.16万户。完成新都大桥、广州车辆厂周边排水设施建设,以及朱村等电排站重建工程,缓解重点片区水浸问题。加快推进花山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智慧花都建设。加快实施494条自然村的光纤到达建设,完成32条城中村光纤改造,实现光纤入户率90%。提高政府免费WiFi覆盖范围,完成区级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建设。优化公共交通出行。着力打造便民利民的公交线网,年底前调整优化区内10条公交线路。

 

  三是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实施三年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大力推进迎宾大道西、三东大道、沿江大道、红棉大道、山前旅游大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区域及广场、公园、体育场馆的绿化美化,带动城市面貌全面提升。推进新街河、田美河、巴江河“一河两岸”绿化景观提升。坚定不移铁腕治污,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成果,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水、大气、土壤污染等问题依法监督,从严处理。坚决落实“河长制”,认真落实治水目标责任,加大对雅瑶涌、胡屋河等13条黑臭水体的综合整治力度,确保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广佛跨界污染11条河涌综合整治任务,实现国家下达的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坚决整治非法排污,坚决淘汰河涌周边“小散乱”工业企业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清理整顿不符合规范的畜禽养殖场,对广佛跨界流域实施区域、行业限批,禁止高耗水、重污染项目建设,尽快扭转水质下降局面。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2017年底前完成28条村社的新建任务。强化供水安全,完善饮用水源“一源一册”环境档案,大力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到全区,实现有供热需求的产业园区集中供热。

 

  四是打造干净整洁城市环境。深化干净整洁城市环境创建工作,全面推动市容市貌专项综合整治,建设一批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样板路、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示范路、门店招牌样板示范路。完善中心城区和城中村卫生保洁机制,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完成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升级改造,推进城市管理部件数据信息库建设。加强全区39个农贸市场常态化管理,引导部分市场升级改造。确保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建成投产,加快推进花都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垃圾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普遍推行垃圾分类,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持续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加大对校园周边、大型商圈、专业市场周边道路交通管理,引导施工路段科学围蔽、文明施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全面推进“五类车”综合整治,合理划定摩托车禁行区和严管区。回应市民关切,努力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

 

  (三)全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协调联动,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

 

  一是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升“三旧”改造水平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精神,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稳步推进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重点加快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盘活镇村存量低效建设用地,鼓励连片改造、集约更新,探索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推进园区整体面貌改变和功能提升。认真做好地铁九号线沿线土地、物业的规划开发利用,打造新的特色商业版块。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产业。加快白云机场扩建工程噪音区治理花都区治理项目2927套棚户区、广州北站安置区建设,确保年底前罗仙村、石岗村安置区部分塔楼主体结构封顶。

 

  二是建设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加快落实《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完成8条市级、14条区级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加快建设赤坭镇新农村连片示范区。加快创建特色小镇,借鉴浙江、江苏等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配套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打造特色小镇示范项目。立足狮岭镇皮革皮具时尚产业,充分发挥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政策洼地效应,打造狮岭跨境贸易小镇。加快提升芙蓉嶂旅游设施配套服务水平,整合闲置国资物业,打造芙蓉健康休闲小镇。依托珠宝产业优势,整合石头记矿物园、曼古园等周边旅游资源,加强片区整体升级改造,打造秀全珠宝小镇。深入挖掘红山村、王子山等核心旅游资源优势,引入市场主体建设旅游配套设施,打造梯面生态旅游小镇。

 

  三是大力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政策性兜底、医疗救助等方式,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试点通过主城区CBD、广州北站商务区等区域征地拆迁、开发建设,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针对广州花都文旅城等大型项目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引导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完善村(居)利益分配制度建设。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合法性、廉洁性审查,强化村务监督,规范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完善农村“三资”交易平台监管制度,建立全区统一的交易平台,规范农村资产资源交易特别是土地和物业交易,严格小额工程招投标管理,切实维护广大村民的合法利益。开展村级工业园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对占地多、污染大、分布散、效益低的“小散乱”企业,采取环保、消防、安监等综合手段依法清理和关闭。抓好2017年村(居)换届选举工作,引导村民选出一批有公心、有热情、有能力的村(居)干部,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基层政治生态。

 

  (四)全力推进民生事业。

 

  始终把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基本、补短板、促均衡,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以基本公共服务薄弱环节为切入点,精心谋划实施今年十件民生实事。加大扶持资金投入,帮扶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完成326户农村泥砖房和危房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区养老院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完成区4个残疾人康复中心布点选址,加快推进公共区域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推进新殡仪馆、区公益性骨灰楼及7个街镇公益性骨灰楼建设。大力推进区内精准扶贫,继续推进对口帮扶梅州、清远、贵州等地和产业援疆工作。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重点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全面提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调整优化学校教育布局规划,加快推进秀全中学二期工程建设,新建、扩建15间公办学校和12间公办幼儿园,积极争取市属公办优质中学、全国有影响力的一流名校在我区办学,继续引进名校长、名教师,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加快建设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等项目,推进区人民医院创“三甲”工作,争取引进1家市属专科医院,通过柔性引才方式,继续引进一批高层次卫生人才。加快“智慧医疗[9]”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试点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大禽流感等疾病防控工作。持续深化“二孩政策”。巩固发展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果,加快广州民俗博物馆、区博物馆、花果山体育中心、区业余体校等文化体育设施项目改造与建设。继续办好盘古王民俗文化节、文化欢乐节等活动,加强对历史建筑和灰塑、珐琅、洪拳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此外,持续做好“双拥”工作,促进军地军民融合发展。继续做好审计、统计、工青妇、侨务、外事、对台、地震、民族宗教、档案、粮食、能源、保密、修志等工作。

 

  三是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全面铺开社区(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整合信息员、保安员、协管员、巡防队等群防群治力量,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创新型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实施幸福社区提升计划,加快建设新华街金菊社区“三社联动[10]”试点。开展村社社会治理试点建设,推动解决基层重点难点问题。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加强花都城市形象塑造与宣传推介。积极推进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工作。创新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提升规模和水平。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面推进法律服务进城乡、进社区。

 

  四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平安花都建设,推进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全区出租屋登记纳管率达95%,强力推进出租屋消防整治、智能门禁视频系统建设。全力抓好信访维稳工作,以矛盾纠纷多发、频发、易发领域为重点,切实加强源头管控,推动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定程序,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无缝对接。坚决严厉防范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和“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有力净化社会环境。开展城中村、出租屋、车站、专业批发市场、学校周边等重点地区、寄递物流等重点行业以及重点街镇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强化危化品、油气管道、建筑工地、交通、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大力加强城中村、老住宅区、“三小”场所的消防安全整治,坚决预防和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五)全力推进政府建设。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区委领导下,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抓落实,树形象,干成事,努力打造“公平正义、依法行政、务实创新、高效廉洁”的人民政府。

 

  一是打造法治政府。坚持把诚信守法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坚持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不断完善区政府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制度。推进区、镇(街)党(工)委、政府和区各党政部门建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健全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全面推进行政审批、预算决算、“三公”经费、价格收费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严格财政监督,积极推动镇街财政资金监管机制改革、镇街属集体企业统一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健全国有企业财务检查、内部审计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强化政务舆情收集研判,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二是打造高效政府。大力弘扬“马上办,马上干”的工作作风,想方设法破解制约工作效率的重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以抓落实的实际行动树立高效务实的政府形象。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审批事项最少、环节最简、效率最高的区域,争当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加大简政放权改革力度,继续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公布投资负面清单和政府权责清单。以“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为突破,充分运用大数据,加强政务信息共享,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给群众方便。创新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施“五个一[11]”服务模式,探索实施缺席默认、超时默认、容缺预审等制度,倒逼各部门最大限度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真诚主动与企业家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企业加快发展。

 

  三是打造实干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引导各街镇、有关部门及全体公职人员立足全局和长远,突破束缚发展的思维定式,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改变阻碍发展的惯性行为,锐意进取、敢于担当,为花都发展担当,为全区人民尽责。优化政府运行机制,完善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坚持政府各项工作有清单、有责任、有考核,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区政府、各街镇、各部门重点工作清单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限要求,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各级领导带头抓落实。完善正向激励和容错机制,鼓励干部改革创新,围绕全区重点、难点工作任务,加强监督考核,严格奖惩兑现,与部门绩效、干部提拔使用、员工收入等直接挂钩。加强作风和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四是打造廉洁政府。坚持改进作风、严明纪律、惩治腐败,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党组织主体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整治庸政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问题,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开展家风建设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审计监督,坚持标本兼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强化工程建设招投标、公共资源配置、政府采购、财政补贴、行政审批、执法检查、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的监督约束。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严肃查处政府公职人员插手工程建设和土地出让、买官卖官、腐化堕落等案件,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风气和工作氛围。

 

  各位代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改革攻坚,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全力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为推动花都新一轮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17年花都区民生实事

   

序号

民生领域

具 体 内 容

1

食品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监督抽检不少于1300批次,快速检测不少于60000批次。督促全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落实食品自检制度,检测结果现场公示。

2

就业保障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求职登记农村劳动力6500人,新增就业人数6990人,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3.0%以内。

3

生活保障

1)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

2)拓展平安通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智能服务,资助60周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使用平安通,每月资助服务费70%

4

医疗卫生

1)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动工建设。

2)启动数字化医院建设,完成40%50项医院信息系统改造,全区4家综合医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预约就诊、挂号、缴费、查询检验检查结果等便民服务。

5

城市建设

1)实施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建设工程,完成迎宾大道西、三东大道、沿江大道、红棉大道、山前旅游大道绿化升级改造,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加快第五资源热力电厂及公共配套工程建设,年内点火试运行。

6

公共交通

12017年底地铁九号线(飞鹅岭到高增)建成通车。

2)开通2条花都直达市中心快速公交线路。

3)扩展公共交通自适应协调信号控制范围,新增SCATS信号控制路口40个,新增动态交通信息板15块。

7

住房保障

1470套保障性安居房主体结构完工。

2)推进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新开工建设2000套。

8

环境保护

1)全力推进治水工程,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狮岭污水处理厂(二期)投入使用并稳定运行,建成2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面完成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2)强力推进环保整治工作,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较上年进一步改善,全区淘汰200家污染企业。

9

文化体育

启动新图书馆、少年宫、市民广场、演艺中心建设。

10

公共教育

扩大提升秀全外国语学校,启动6所公办中小学校建设,新开办7所公办幼儿园。

  

  名词解释: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美元(含)以下,并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海关指定口岸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利用金融手段来实现节能环保和生态多样化。通过建立系列框架体系,利用绿色金融制度及监管、市场与产品、机构和业务,探索地方创新金融模式,实现环境与社会资源的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造盈利模式。

 

  .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业绩良好、极具发展潜力、处于成长初期的科技创新中小企业,经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审定后,进入广州市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库,享受市、区政府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全域旅游: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天使投资、VC、PE:天使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形式,个人出资协助具有专门技术或独特概念的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一次性前期投资。VC即风险投资,PE即私募股权投资。

 

  .区域通关一体化:多地通关,如同一关,企业可以自主地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和通关模式。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际贸易和运输相关各方在单一登记点递交满足全部进口、出口和转口相关监管规定的标准资料和单证的一项措施。

 

  .四横三纵:“四横”指花都大道快速化、迎宾大道升级改造(含机场高速立交)、广州北站至白云国际机场快速通道工程、花莞高速西延线;“三纵”指广花快速路北延线、新G106(迎宾大道-花都大道)、机场北进场路(山前旅游大道-花都大道)。

 

  .智慧医疗: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

 

  .三社联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创新模式。主要为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服务,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社会组织实施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形成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者结合协调联动机制。

 

  .五个一:创新重大产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行项目报建一窗受理、代办流程一张图、全程代办一对一、项目进度一面墙、项目沟通一个群。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