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三年花都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2月27日在广州市花都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区长 林中坚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区政协的支持下,我们团结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新型城市化发展为引领,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在严峻考验中努力前行。
(一)迎难而上,积极应对经济困境。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稳中求进,努力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15.73亿元,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194.42亿元,增长10.3%;出口总值31.51亿美元,增长10.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8%。但受大环境影响,汽车生产、财政、税收等指标出现负增长。其中汽车产业产值1104亿元、产量75.76万辆,分别下降10.3%和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51亿元,下降3.2%;税收总额(含海关代征税)231.79亿元,下降3.1%。面对经济困境,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培育新增长点。建立招商统筹机构,理顺机制,整合各类招商资源,引进广州联东?U谷国际企业港、顺丰速运、汽车自动变速箱再制造总部等一批优质项目,全年共引进产业项目36项,计划总投资约477亿元。
二是开展暖企行动,扶持企业渡难关。专门安排1600万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出台《关于推进花都区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若干意见》等文件。成立全市首家“政企通”服务平台,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是积极扩大内需,增强经济拉动力。喜来登酒店、翡翠梦想馆等对外营业,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花都)汽车论坛、第十二届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首届花都国际珠宝节、花都旅游文化节(美食节)等节庆活动,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300.34亿元,增长14.5%。
四是强化创新驱动,提高产业竞争力。财政科技总投入2.14亿元,增长22.9%。16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0家。成功申报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1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新增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山大学国光电子与通信研究院被认定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全区专利申请量2647件,增长20.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80件,增长45.8%。质量强区工作取得新成绩,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申请认定省(市)著名商标14件,新增省名牌产品15个,新增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全区共有国家、省、市驰(著)名商标100件,省名牌产品31个。
(二)提升产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战略性发展平台取得新突破。省级开发区花都经济开发区扩区成功,空港经济区、广州北站商圈被列为市重大战略发展平台,中国音响之都科技产业基地等5个基地被列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先进制造业多极发展。东风日产花都第三工厂项目完成立项,96万台发动机扩产项目铸造工厂正式投产,东风日产自主品牌“启辰”电动车试产正加紧进行,21辆纯电动车投入公务车和出租车领域示范运行。大功率机车修造基地投产,电动轮自卸车成功下线。
空港经济稳步提升。新科宇航飞机维修项目正式启动,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加快建设,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北区、中区)一期建设有序推进。区空港委直属企业纳税2.35亿元,增长19.5%。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皮革电子交易中心、商业结算中心和中国皮具之都电子商务平台投入运行,花都皮具博物馆开馆,狮岭镇和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分别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和“广东皮具原辅料国际采购中心”。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建成运营,广东省质量监督珠宝玉石贵金属检验站(花都)加快建设。我区获评“中国化妆品之都”。
商贸旅游业联动发展。吉之岛等优质项目落户,欧尚集团华南地区总部等加快推进。圆玄道观通过省4A景区考核检查,红山村创3A景区通过验收。
声光电产业逐步壮大。鸿利光电新厂区投产,亮美集新生产基地开工。“电音商城”正式上线,音响产业加快发展。
(三)协调推进,发展基础稳步提升。
规划编制不断完善。完成《花都副中心发展规划》、《花都中轴线规划研究及CBD地段城市设计深化》等重大规划编制,在全市率先完成“三规合一” 第一阶段成果。
交通网络更加优化。地铁九号线全面动工,狮岭大道顺利完工,新赤公路工程完成总进度的77%,红棉立交、南航大道、芙蓉大道扩建工程动工,广清城际轻轨、新花都大道扩建改造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花都港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完成。广乐、广清、肇花高速公路完成征地并进场施工。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三年提升,绿满花都”成效初步显现,完成226项工程。规划新建13座变电站,6座已动工建设。编制完成城区及周边农村防洪排涝规划。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名镇名村建设富有成效。梯面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
土地利用节约集约。解决5137亩历史留用地落地指标,储备36宗9655亩土地,规模居全市第一。严格查控“两违”,违法用地面积下降77.7%,获省政府奖励用地指标200亩。成功上报14635亩“三旧”改造完善历史用地手续资料。
(四)为民惠民,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区本级民生和公共事业共投入42.10亿元,占区本级财政支出的7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1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516元,分别增长11.4%和14.7%。
2012年十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花都湖公园建设全线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8个试点村、12个重点村和4个示范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6257盏路灯亮化、3142亩农田鱼塘标准化改造、10045平方米村委会危旧办公用房改造、77条村的生活污水治理、351公里村道、50个小公园和30项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整治水源地周边污染,依法关停61家高污染企业。成功引入西江净水,完成东部水厂和石角水厂达标改造,北江引水水资源论证报告获省水利厅批复。城乡居民社保扩面、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任务超额完成。城镇职工月均基本养老金提高8.33%,困难群体分类救助标准提高15%以上。核发530万元就业扶持资金,创业带动就业8093人。秀全中学新校区开工建设,区养老院揭牌成立,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综合服务大楼、殡仪馆、公益性骨灰楼等项目加快推进。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校园安全工程全部完成,七镇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区内公办普通高中学位实现100%优质,积极实施《花都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积分入读公办学校工作正式启动,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实施,高考再创佳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中西医结合医院被纳入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人民医院新院区完成立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至11大项、37小项。新农合参合率达99.99%。法律援助标准上调85%,受惠人群超过全区户籍人口的20%,实现低收入人群全覆盖。我区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洪秀全故居纪念馆主体工程完工,成功举办盘古王诞祈福活动以及第二届镇(街)文化活动周,出色承办省第三届岭南舞蹈大赛,区合唱团荣获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混声组铂金奖,完成1万户有线数字电视整转试点工作。援疆、阳东扶贫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区内两年农村扶贫开发全面实现预期目标。镇(街)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站(队)建设全面铺开。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区社会工作委员会挂牌成立,新华街“一队三中心” 运行良好,狮岭镇社会管理创新五项措施扎实推进。积极开展城市幸福社区试点和特色社区创建工作。朱村新邨全面建成并摇珠分配到户。人口计生工作连续第17年通过省考核。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应急、口岸、气象、地震、民防、统计、参事、文史、档案、修志、仲裁、妇幼、共青团、工会、慈善等工作不断加强。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信访总量下降2.9%,区侨务办获得全国侨务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警情案件保持平稳,受理抢劫、盗窃摩托车警情分别下降24.4%、12.6%。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22.59%、9.52%、26.81%、33.43%。“三打”工作成效显著,“两建”工作全面开展。
(五)提高效能,政府建设有效加强。
全面落实依法治区,加快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积极办理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案建议和提案358件,办复率100%。制定完善《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会议议事规则》,按制度进行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认真落实“两代表一委员” 进社区制度。规范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三公”经费 使用制度,廉洁花都建设扎实推进,审计监察进一步加强,惩贪拒腐力度明显加大,严肃查处工程招投标领域违法案件10件,查处10人。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建立农村资产交易平台。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在全国区县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我区获省第6名、市第1名,“广州花都发布”政务微博正式开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逆境中求突破、在危机中谋发展,经济社会建设在应对考验中向前推进,取得的成绩尤为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及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进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大力配合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中央、省、市驻花都单位,向驻花都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花都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成绩面前,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还不够强。二是统筹城乡发展任务仍然繁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还不够高。三是社会建设相对滞后,民生福祉改善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四是干部队伍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我们将高度重视上述问题,积极采取更加有力的对策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的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空港门户、高端产业基地、幸福宜居新城”的发展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重大突破” 为抓手,以城市副中心扩容提质为重点,稳增长、调结构,强基础、促提升,惠民生、构和谐,努力开创花都新型城市化发展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工业总产值增长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6%,完成市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力争完成市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效。
坚定不移做强做大汽车产业。千方百计扶持东风日产等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汽车产品。着重吸引欧美、日韩等国家的高端零部件企业进驻,提高对各类车型的供应配套能力。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量产及在相关领域示范推广,扩大市场份额,尽快形成经济效益。加快汽车后市场规划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精品改装、文化体验、汽车零配件再制造、零配件配送、汽车金融、营销服务等配套产业,延长汽车产业链。重视汽车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技术升级和新技术研发力度,着重提高产业水平和效益。
务求空港经济有新突破。利用空港经济区体制、机制调整的机遇,尽快确定相关规划,加快用地报批工作。着重谋划好以飞机维修和制造为主的高端制造产业、以航空公司区域总部和航空综合配套服务为主的临空总部经济、以高端物流为主的航空物流产业和以光电子为主的高新科技产业。加快新科宇航广州维修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促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二期尽快投产。推进501亩国际空港商务城项目落地建设,年内完成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北区、中区)围网建设。加快机场高新科技产业基地和已完成土地招拍挂企业的建设,支持鸿利光电封装厂申报省级工程中心。
积极提升时尚产业。继续加大力度在皮具、珠宝、服饰、化妆品等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加快红谷、保兰德、奥康、麦斯卡、长兴、骆驼等企业总部落地建设。建设完善研发、检测、服务、电商四大平台,做优做大狮岭皮革原辅材料市场集群,推动海布圣地城、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加快珠宝产业向文化创意、企业总部、营销总部发展,大力推进珠宝小镇创国家5A景区工作。支持哥弟、亿来等品牌服装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安婕妤上市,促进丹姿、拉芳等知名化妆品企业落地投产。
大力发展商贸和旅游业。围绕“两线两圈”培育发展文化创意、现代商贸、高端物流等产业,加快推进会展功能区规划。加大力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电子商务集聚区,力促华工花都现代服务业研究院物流信息平台早日投入运营。大力支持骏壹万邦、欧尚等商业龙头项目建成经营,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强我区商贸流通业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积极整合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推进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加快芙蓉度假区创4A景区以及朗头村创3A景区工作。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做好商业地产的规划布局和开发。
(二)着力抓项目筑平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狠抓项目进度。抓项目就是抓投资。加快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建设工程的落地和建设,以大项目增强我区产业竞争优势,以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城市功能。以“三规合一”为契机,加快重点项目用地报批进度。完善并严格执行项目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区主要项目全程跟踪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开辟服务重点项目的绿色通道,实行“专项收件、专项流转、专项管理”。强化目标管理,制定实施区重点建设项目考核奖惩办法。定期开展检查督办,及时通报进度,争取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
扶持企业发展。继续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发挥“政企通”平台桥梁作用,由区、部门领导分工联系企业,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着力帮扶马瑞利等现有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加大政策扶持,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率,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发明创造,鼓励更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做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创建和质量强区工作,大力培育国家、省、市驰(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打响花都品牌。积极开展总部企业认定和奖励工作,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解决部分拟上市企业用地手续不完善等问题,争取今年新增1-2家上市企业。力争空港、时尚、光电、商贸四大主导产业三年税收翻一番。继续推进“双转移” 工作。支持企业扩大区域合作、增加外贸出口,扩大国际贸易规模。
强化招商引资。完善统筹招商机制,实施新进项目用地预申请制度,强化项目用地管理和准入遴选,既注重引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又注重引进高科技、高效益、高税收、低能耗、低污染项目以及文化创意、优质民生项目。认真梳理产业链的薄弱环节,重点做好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空港经济区、花山日用品基地等园区招商,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积极创新招商模式,组织参与“新广州 新商机”等大型招商活动,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加快平台建设。全力推动花都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大大功率机车修造基地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开展机车检修业务,促进新造电力机车生产,推动电动轮自卸车实现量产。推进空港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配合做好国家级航空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申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建“中山大学花都产业科技研究院”。加快花都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争取盆景苗木交易市场尽早建成使用。
壮大镇域经济。强化镇域经济发展考核,鼓励各镇(街)集聚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新华街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大力发展商贸业,做强珠宝业。狮岭镇要以转型促发展、以品牌促提升,加快皮革皮具业转型升级。花东镇要依托机场优势,狠抓临空产业项目的招商和落地。炭步镇要切实加快广州联东?U谷国际企业港开工建设,尽快形成产业带动。花山镇要加快完善花山日用品产业基地功能配套,推动签约项目早日落户投产。赤坭镇要大力发展好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新型制造业和生态特色农业。雅瑶镇要加快推进广州(国际)品牌总部经济产业基地(雅瑶片区)总部企业落户,打造现代商贸集聚区和高端生活居住区。梯面镇要积极推进王子山森林公园二期开发建设,全方位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生态旅游名镇。
(三)着力强化发展基础,推进城市扩容提质。
加快中轴线北部启动区开发建设。尽快完成中轴线北部5.56平方公里启动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工作,为今年启动首期开发建设打下基础。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参加中轴线一级土地整理,多渠道筹措开发建设资金。大力招商引资,以项目建设为带动,加快北中轴线开发建设进程。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地铁九号线、红棉立交等已动工项目的建设进度,完成地铁九号线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建设(含四个车行隧道及三个人行通道)。加快完成新赤公路、芙蓉大道等道路建设,推进红棉大道等项目动工,开展三东大道东延线、机场东部快线、新花都大道扩建改造、广花公路市政化改造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有步骤推进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沥青化改造,加快高快速路出入口及区内主干道周边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综合整治。积极配合广清城际轨道及广乐、肇花、广清、佛清从、北三环、永久快速路等高快速公路建设。
提升公共配套设施。加快秀全中学新校区、耀华国际教育学校一期、黄冈中学广州学校二期、镇(街)公办中心幼儿园、区中等职业教育园区建设进度。加快人民医院新院区的前期工作和北江引水工程进度,争取早日动工。新建步云、东镜等6座变电站。加快构建供气、供水网络体系,提高供给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城乡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年内实现中心城区水质达标。按计划推进“智慧花都”试点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型城市管理统一指挥中心。
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加快广州民俗博物馆、花都博物馆、区档案馆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规划建设音响博物馆。擦亮“盘古创世”、“天王故里”、“广州侨乡”、“花都合唱团”、“花都古村落”等文化名片。挖掘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资源,加大对历史文物和灰塑、珐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实行生产性保护开发。抓好农村公共文化“五个一”工程,完善农村文化室管理,为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强化土地管理工作。牢牢抓住广州作为全国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试点的重大机遇,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工作。全力做好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储备和公开出让,按照“三规合一”调配的用地规模,将迎宾大道、新赤公路、红棉大道等两边的土地逐步纳入政府储备。通过垦复、“三旧”改造等多种方式盘活土地,严格按规定处理闲置土地,推进低效土地再开发,提高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抓好农村留用地的统筹集中使用,规范管理农村土地使用、开发和流转。依法高效做好重大项目的土地房屋征收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开展我区新一轮村庄规划修编工作,简化农村村民建房的审批程序,严控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
(四)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宜居城乡环境。
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花都湖建设步伐,今年国庆节开放;完成洪秀全水库公园规划设计,构建花都北部生态屏障;深入推进“三年提升,绿满花都”工作,完成年度计划156项工程,植树100万棵。大力推广城乡垃圾分类,推动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编制《花都区环境保护规划(2013-2020年)》。加强污染源头控制,扎实推进漂染、小型化工及铸造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全力削减排放总量。探索创建生态循环示范镇(园区)。完善PM2.5 空气质量监测体系,适时向社会公开监测数据,着力提升我区空气质量。
大力推进四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梯面名镇、美丽乡村试点村、重点村建设,打造港头、水口营等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完善骨架、畅通节点为目标,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和农田标准化改造,大力推进农村环卫保洁、改水工程、生活污水治理、村委会危旧办公房改造等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垃圾处理、美化绿化、村容村貌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探索推进农村泥砖房改造和宅基地整理。大力推进智慧乡村建设,实现试点村2G+3G网络覆盖、光纤到村、宽带入户。积极推进城镇化,大力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村改居”等试点探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经营,鼓励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五)着力为民办好实事,建设平安和谐花都。
认真做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启动平步大桥建设,全面完成571公里村道硬底化工程。二是加快推进炭步镇中心卫生院、花东镇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完成保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三是建成启用新华街工业大道廉租公寓,启动松园里公租房建设。四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建成3座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赤坭、花东、炭步),实现“一镇一站”(生活垃圾转运站)、“一村一点”(生活垃圾收集点)。五是完成新华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提标改造工程并投入运营。完成城区水浸黑点管网的施工建设,使城区内涝现象明显改善。六是新建30条健身路径、2个乡镇农民健身工程以及赤坭、炭步3000平方米以上全民健身广场,新建和改造30个篮球场,全面完成数字电视整转工作。七是投入500万元创业就业专项资金,帮助城乡劳动力实现再就业,开发300个公益性公共服务岗位,举办150场次各类就业人员专场招聘会,发放1万张职业技能培训券,促进就业增长。八是区养老院扩建工程完成征地等前期工作并启动一期建设。九是建设花都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推广实施“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模式。十是逐步投放100台新能源汽车在出租车行业开展批量示范运营,增加城市出租车运力;新增公交线路5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1条,实行残疾人等群体优惠乘车政策的区内公交线路增加到34条;统一规范我区道路交通信号灯的建设标准,对部分主干道(紫薇路、云山大道、花城路)实施联网交通协调控制,方便群众出行。
提高民生事业发展水平。加快“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建步伐,大力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推动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快中西医结合医院新综合住院大楼建设。推进文明创建向基层、农村延伸,抓好文化下乡、市民学堂和“书香花都”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工作。积极组织第三届文化欢乐节等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大力推进“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成60个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完成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选址及立项,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区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综合服务大楼、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积极推进区殡仪馆迁建和公益性骨灰楼建设。
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全面启动镇村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突出抓好异地务工人员、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针对“环境、管理、文化、服务、自治”五大重点,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思路,加强骏威、金菊2个市试点社区、培英等12个幸福社区以及雅宝等8个特色社区的创建工作。认真抓好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深化“三打两建” 工作成果。推进“平安花都”建设,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推进网格化管理平台、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重点防范和打击“两抢”、“两盗”等多发性案件。完善区领导定期接访、领导包案、“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等工作机制。畅通和丰富群众诉求表达、法律救济的渠道,切实解决好土地征收、劳资纠纷、行政行为不规范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确保各类社会矛盾能够及时发现、有效化解和妥善处理。
(六)着力加强政府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的精神,全面提高执行力,以实干促实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大力精简会议、文件、简报、考评。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加强调研,解决企业、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快区政务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要求完成大部门制改革,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和改革,优化镇(街)、社区设置。
加强民主法治。不断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公示听证等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切实做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意见及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支持和保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全力保障区政协履行职能。
强化反腐倡廉。加大多领域防治腐败力度,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加强对政府投资决策和财政资金安排的评审监管,完善和规范工程招投标制度,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开源节流,强化税务监管,加强资金统筹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使用。
各位代表,展望新一年,困难与希望同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顽强拼搏,不辱使命,为开创新型城市化发展新局面,建设“国际空港门户、高端产业基地、幸福宜居新城”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三规合一”: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相衔接,从规划内容、信息平台、协调机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理顺“三规”关系。
2、“一队三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综合执法队。
3、“两代表一委员”: 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4、“三公”经费:党政机关在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因公出国(境)三方面的经费开支。
5、“三个重大突破”:在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发展平台三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6、“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
7、 PM2.5: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浓度表示空气中这种颗粒物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8、“三打两建”: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