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看花都

“花都杯”2017广东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带你游览文化景区

发布日期:2017-12-19 15:45    文章来源:中国网     【 字体:   】

  2017“花都杯”广东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在12月15日截止了,此次大赛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花都,花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其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有洪秀全故居、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还有宗教文化建筑的圆玄道观,狮岭盘古王等等。

 

 1、洪秀全故居

  这是花都区新八景之一,位于花都区大布乡官禄布村。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那时是一排六间泥砖、瓦顶木结构平房,石砌墙基,总面阔16.5米,进深达到5.5米。洪秀全的居室是一单间的小屋,泥墙,没有间隔。洪秀全在里面居住生活了30多年,从青少年起就在此度过。故居的附近还有洪秀全读书时期的私塾和洪氏宗祠等。

  现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辅助陈列室。大家可以在里面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当年洪秀全读书的桌子,洗漱用品等都有陈列,还有不少太平天国的文件,起义所用的武器等等,一览曾经天王的风采。

  2. 资政大夫祠

  资政大夫祠位于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的西面,靠近广清高速公路,距城中心为1公里。它建于1863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规模比较庞大,集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水仙古庙于一体,占地面积为1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米,是一组“三列三进六廊”的艺术建筑群。

  建筑群组合间有青云巷相隔,纵深达到49米,右侧有衬祠一列,后有古楼两间,整个建筑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形成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整体,气魄雄伟,既能展现岭南建筑的传统风格,又有南方园林的特色。

  大家可以在里面看到民间艺术大师的艺术杰作,有精美的墙上壁画,例如竹林七贤、醉乐瑶池、福白天来等,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花纹,花鸟书法,充满了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

  3. 圆玄道观

  圆玄道观位于新华镇西面毕村附近,是广东道教活动的中心和游客游览观光的胜地。其最初是由香港圆玄学院出资兴建,为非牟利慈善福利机构,以"发展道教学术研究,方便信徒拜祀神只,发扬孝亲敬祖,慎宗追远的美德;兴扶老携幼,兴学育才"为宗旨,1998年首期工程落成开放,后多次扩建,目前占地近百亩。 

  4.探索盘古王历史

  花都区盘古王诞是广东省影响比较大的民俗活动,至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盘古王诞依靠民间的力量灭而复生,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融合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的盘古王文化。

  花都区的盘古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梁人任昉所著的《述异记》,而在1890年重刊的《花县志》中也有关于盘古古迹的描述。

  在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由于官兵欺压,信仰盘古王的瑶族人或被杀害或被迫逃亡,盘古峒的盘古庙遭焚毁;留下来的瑶民改成汉人装扮,藏匿在客家人中。幸好盘古神话民俗口头传承,才得以为300年后的复活留下火种。

  在清朝嘉庆初年(1796),邱毛松在狮岭炉山发现盘古神碑,盘古王文化得以继续流传。他搭建神坛,并在施医途中游说人们祭拜盘古王,还将农历八月十二日定为盘古王诞日,引人前来庆贺。可是在他去世后,因参拜者众而无人管理,神坛被香火焚毁。

  神坛虽然遭到损毁,但盘古王文化却保留了下来。据《花县志》载,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附近各村乡绅组成“重修盘古王会”,向各地人士募捐,重修神坛。此后虽然几经毁建,但之后都重建起来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倍极美丽”的新坛建成,俗称盘古王庙,炉山改称盘古王山。乡民借新神坛宣扬盘古王“开天辟地,始生万物”的功劳,与五公里外的狮岭鹿坑基督教堂传教士唱对台戏。 

  盘古王文化作为精神引领,曾经在花都地区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及粤北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因为时代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一代的传统民间信仰与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对民俗活动认识和了解不深,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长期处于民间自发状态下的盘古王诞呈现出日益衰退的状况。

  虽然“花都杯”2017广东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举办即将落下帷幕,但是文化传播的脚步永远不会停,大家可以多去感受花都的文化气息浓厚,体会这座古城独特的魅力。如果感兴趣的可以登录官网了解更多。

  

相关附件:
分享到